“小菱角让我们终于开启了致富路!”如皋市长江镇义圩村党总支书记薛井全兴奋地告诉笔者,村里找到了一条富民强村新路子——今年种植的100亩菱角,到目前已经收益3万多元,整个收获季可收益可望超过25万元。
丛丛菱叶随波起,朵朵菱花背日开。南通水乡,各种水产品丰富。义圩村水网纵横,村民种植菱角已有上百年历史。为了激活村集体经济的“一潭死水”,村“两委”决定依托菱角这一特色农产品,让村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。今年初,村里分别在郭石河、28组河和后朱家圩河种植了菱角,并请来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、培训,让村民们掌握种菱技术。村里还积极疏疏浚水路,畅通涵洞,确保水源水质。
盛夏时节,只见水面上满是碧绿的菱叶,挨挨挤挤,一大片一大片地蔓延开去,成为新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……戴着草帽,划着菱船的村民们拨开菱叶、托起菱盘,动作娴熟地采摘菱角,不大一会,船舱就堆满了刚出水还泛着光亮的新鲜菱角。
产业兴、村庄美、村民富,是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。薛井全介绍说,夏末秋初,正是菱角采摘的好季节。生产季,每亩河面产量在750公斤左右。现在,生菱角的收购价一般是6元/公斤。从农历7月15日开始采摘,几天即可采摘一次。刚采上岸的菱角,都会被第一时间送到村里的各个收购点。今年种植的100亩菱角,每次可采摘菱角10000公斤左右。为了防止影响村容村貌,村里还结合创文工作的开展,落实人力资金对各家各户剥掉后的菱壳进行统一收集清理,确保了乡村环境卫生。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,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。
“由于今年产量有限,许多收购点的菱角供不应求”薛井全说,“义圩菱角”由于是直接引入长江水源,又经过河道沉淀、净化后的清水而养植的,含有人体强健所需要的“硒”元素,还具有“清香、软糯、微甜”等特点,进口后香味饶舌,入喉后回味时久,就连嘅的气都给人一种清心醒脑的感谢,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。有一些如皋、南通的城里人,也特地赶来购买呢。
尝到甜头,更有奔头。种植菱角,既增加了村民收入,又提升了村容村貌。据悉,2025年,村里将提高菱角种植规模,提高产品质量,扩大产品销售,增加村民及集体收入。村里计划申请“义圩菱角”品牌地理性座标,依托菱角产业,结合和美乡村建设,着力将村居打造成为农文旅综合发展村。
(马俊、包宏龙) 版权归原发布方所有 侵权请联系删除